陜西眾仁開泰實業有限公司新聞
中國的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被世界綠色建筑協會高度肯定
摘要: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輸入您的內容摘要 \\n
摘要:2019年3月13日,我國住建部關于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GB/T50378-2019的標準法規正式發布!并決定于8月1日起進入實施!2019年12月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爆發,并在世界范圍廣泛傳播。《標準》中的的多項條款規定,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獲得了很高的促進作用。
2020年3月23日,世界綠色建筑協會(WorldGreen Building Council)發文刊登中國綠色建筑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中的貢獻。文中指出綠色建筑是中國建筑科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,肯定了中國建研院牽頭主編的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GB/T 50378-2019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。
發文中歸納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GB/T 50378-2019指導了綠色建筑實踐,并從具備疫情防控的基礎功能、提供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便利條件、助于降低感染風險和預防交叉感染、促進和保障建筑使用者身體健康、穩定疫情防控期間生產生活環境等5個方面促進了新冠肺炎的防控。文末還指出,隨著中國建筑科技的發展,建筑開始重視健康屬性,《健康建筑評價標準》T/ASC02-2016是專門關注建筑健康性能的標準。新型冠狀病毒之后,建筑健康性能將更受關注,以在未來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更大的貢獻。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GB/T 50378與《健康建筑評價標準》T/ASC02均由中國建研院牽頭主編,對綠色、健康、宜居的人居環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。
全文如下
2019年12月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爆發,并在世界范圍廣泛傳播。面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,疫情防控是關鍵環節。為了遏制疫情擴散,居民活動范圍大多集中在社區和建筑內。因此,作為人員“聚集”最多的場所,建筑在COVID-19的防控中尤為重要。基于社區和建筑的防控措施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。這些措施包括居家觀察、社區管理、電梯消毒、環境清潔、自然通風等。綠色建筑是中國建筑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國家標準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(GB / T 50378-2019)(以下簡稱《標準》)于2019年3月發布。《標準》秉承“以人為本,強調性能,提高質量”的技術路線,貫徹綠色發展理念,拓展綠色建筑內涵,吸收建筑科技發展的新技術和新理念,并考慮了建筑的安全、耐久、健康、宜居、全齡友好等內容。
《標準》在COVID-19的防控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,可歸納為5個方面:
1. 具備疫情防控的基礎功能
《標準》有助于COVID-19防控的相關要求有:對于建筑使用者,相關措施有建筑通風、室內清潔與消毒、避免聚集等;在物業管理方面,相關措施有垃圾管理、信息發布、信息管理、空氣質量和水質監測、建筑設備的穩定運行以及應對疫情的能力。
2. 提供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便利條件
提供便利條件是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保障。要求包括:建筑及建筑場地為疫情防控提供醫療設備設施的快速接入;人員與車輛有效管控;具有新增相關標識的條件;建筑房間在必要時進行功能轉換(醫療用房、過渡性居住用房、隔離觀察用房、物資儲備用房等)。
3.具有降低感染風險和預防交叉感染的作用
除了為疫情防控提供所需的基礎功能和便利條件外,建筑本身還應最大程度地“隔絕”致病病毒,降低建筑使用者感染風險。《標準》在這方面的要求包括:控制空氣和污染物的串通;控制廚房、衛生間的排氣倒灌;設置有效的水封,降低病毒通過排水管道和糞便傳播的風險;控制室內顆粒物的濃度;優化建筑空間和平面布局,以強化自然通風效果;空調系統分區控制;營造良好的場地風環境,利于病毒和有害氣體擴散。
4. 促進和保障建筑使用者身體健康
目前,尚缺乏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藥物。COVID-19實際上是一種自限性疾病,主要依賴機體免疫力與疾病抗衡。《標準》在水質、空氣品質、健身、抑菌功能建材等促進身體健康方面進行規定,以降低建筑使用者患病風險,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。相關要求包括:控制室內空氣污染物(如氨、甲醛、苯、總揮發性有機物、氡、PM2.5、PM10等)的濃度;建筑內表面不得結露,以避免霉菌等致病細菌的滋生;建筑內嚴禁吸煙;確保用水安全;設置運動和健身場地以促進運動;使用具有抗菌功能的綠色建材。
5. 穩定疫情防控期間生產生活環境
疫情防控期間,維護穩定的生產、生活環境對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關重要。《標準》在這方面的要求包括:在用水水質方面保障人們身體健康;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設施(超市、蔬菜市場、醫院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等)。面對COVID-19疫情,《標準》可以提供積極的疫情防控條件,對抗擊COVID-19取得最終勝利起到積極作用。
隨著中國建筑科技的發展,建筑開始強調健康屬性。《健康建筑評價標準》(T/ASC02-2016)是專門關注建筑健康性能的標準。COVID-19疫情之后,應更加注重建筑的健康性能,以在未來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更大的貢獻。
國家對綠色建筑的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,同時,在疫情影響下,人們對住房環境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。聿東負氧離子涂料采用“負氧離子納米鍍膜自生成技術”和“生命光波共振技術”,能使空間無源自發地釋放遠紅外線和負氧離子,負氧離子濃度可達3000-15000個/cm3以上。持久保持室內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,可全天候釋放負氧離子,穩定釋放10年以上,長久改善人體,促進血液循環,帶給用戶一個健康活力的室內環境。聿東負氧離子涂料將繼續在打造健康的宜居環境方面持續發力,在改善人類健康環境的的道路上砥礪奮進!
-
評論
-